首页 明星 影视 音乐 综艺 演艺 热点

史依弘:艺术工作者应该在舞台上呈现最美好的东西

Date:2016-04-19 15:39:11   来源:互联网   访问:
当前位置:首页 > 演艺 > 正文

图片说明:史依弘演出《霸王别姬》。清风摄

  “能够继承的就要多继承,能够达到的就要达到,有能力把它恢复的,就赶紧去做。在这样一个扎实的基础上再去创新,而创新要与这个时代有关联,让这个时代的人能够产生共鸣。”

  这一年,京剧演员史依弘过得比以往更忙碌而充实。练功、排演、做公益推广,虽然行程排得满满当当,但她仍不安现状,总想要为京剧艺术发展多做些事情。“聆听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受鼓舞。不知道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很可悲的,文艺工作者应该自觉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。”

  戏好角儿好,观众就爱看

  史依弘认为,戏好,角儿好,就能被观众喜欢,这两点缺一不可。她从“歇工戏”《凤还巢》说起,因为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工作量最少的一出,唱段很美但并不多,可以借机休息。今年国庆期间,上海京剧院要连上七天的戏,量很大,史依弘想要上一个《凤还巢》,能够快速排演,但心里面又有一点内疚,担心这样的戏很久没唱了,观众会不会喜欢。没想到,当天晚上几乎满座。

  “当年的‘歇工戏’现在由于不常演,观众反而很想看,而且很多观众是学过里面的经典唱段的。他们也想看一下专业演员怎么演的,没准哪天还能上上台。”史依弘觉得,通过前期市场调研,知道观众想看什么非常重要,但演员自己也要有所把握,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。“迎合是很可怕的,我一直觉得艺术是引导。梅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,他的艺术标准永远定在这里,不会因为市场偏好而自我降低。”

  如今,一些娱乐至死的“胡编”历史剧,让史依弘很是担心。“观众是很无奈的,给他看什么他就接受什么,我们艺术工作者是把这一主动权拿在手里的人,应该在舞台上呈现最美好的东西。”

  万里挑一选排新戏

  “我们这代人,说振兴戏曲也许是大话,但是能够继承的就要多继承,能够达到的就要达到,有能力把它恢复的,就赶紧去做。在这样一个扎实的基础上再去创新,而创新要与这个时代有关联,让这个时代的人能够产生共鸣,但这样的剧本很难觅。”史依弘谈到,自己对于新编戏的剧本很挑剔,近两年来唯一排演的新戏就是张军的《春江花月夜》了。

  “这部戏很‘穿越’,虽然说的是古代的故事,但却有现代人的意识。就像美国大片《星际穿越》里父亲回来,女儿已经成了老太太,《春江花月夜》里两个人两个时空,分别三天就是三十年。明白现代人到底看什么,不要闭门造车,这是很重要的。”她越来越觉得,不管是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有观众,关键是好不好看。“尤其上海观众不排斥新戏,他们想有新东西看,但好不好他们自己有评价。”

  能否吸引观众,首先要本子好,《春江花月夜》的本子让她读得“一气呵成”,当即决定接受。不过,许多新戏演过一两场就不再演了,明知“创新”有风险,但她还是会去碰,“碰了才知道,这是市场检验的方式”。史依弘计划明年排演《新龙门客栈》,根据经典电影改编,不需要跟观众解释这是什么戏,她觉得这点很重要。“就像排演《情殇钟楼》,老外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京剧版《巴黎圣母院》,不用看剧情就可以直接欣赏。”

  看京剧不应成难事

  过去,史依弘一心磨练艺术,只想着自己如何突破提升。而现在,她越来越意识到,处在这样的行业高度,应该有社会责任感,借助一些社会资源,为行业发展多做一些贡献。

  “以前我只关注了舞台上的部分,但忘记了观众群。观众群如果不培养会渐渐流失,京剧已经不只是年轻人不了解,我敢说,大部分中国人没有进京剧剧场看过戏。”

  令史依弘常常焦虑的是,有不少外国友人来到上海,想要看一场京剧演出而不得。上海并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京剧。有一次,有个外国朋友等了两个礼拜,但上海演出市场上一场京剧都没有,他带着失望离去。

  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,尽管看过京剧的老外都被惊艳到了,但能否看到也要碰运气。虽然京剧不是上海的名片,但是京剧其实是属于中国的名片,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应该有一个固定演出京剧的场所,不要让大家来都是碰运气。”她有一个计划,与一些剧院合作进行长期的京剧演出推广,让外国友人和没看过京剧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走近京剧。为此,她考虑把一些经典剧目压缩到2个小时以内,以适应普及演出需要。“我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,如果效果好的话,我想长期做下去。”

首页 | 明星 | 影视 | 音乐 | 综艺 | 演艺 | 热点
  • Copyright © 2010-2020 http://www.shijient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 冀ICP备08108040号-12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29号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QQ:67650701